一、基本情况
(一)工程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人口、产业、村庄建设、基础设施、环境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等情况(工程项目区涉及多个行政村的,土地利用现状与人口分村进行统计)。
(二)工程项目区内土地利用、村庄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可行性分析(重点从发展基础、群众意愿、整治潜力、生态修复能力等方面阐述)。
二、工作目标
主要包括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村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目标,各项目标设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可量化、可统计、可考核。
三、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情况
(一)划定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根据村土地利用规划、当地自然条件差异、土地利用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特色,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优化,合理划分农业生产、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功能分区,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明确各功能分区重点整治内容(明确各土地利用功能区重点整治内容,合理划分整治分区,明确整治任务和目标)。
四、统筹安排项目
(一)土地整治项目安排(统筹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等项目,明确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二)各类建设项目安排(对新农村建设、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现代农业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拆违治违、村庄环境整治、交通、水利等具体项目进行安排,明确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三)生态修复项目安排(对损毁土地复垦、土壤污染防治、废弃矿山治理以及其他生态修复工程等具体任务进行安排,明确各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五、实施期限及进度计划
(一)实施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年。
(二)进度计划。对分年度实施计划进行安排。
六、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阐述项目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领导、协调、工作落实等举措。
(二)资金保障措施:项目投资总额、资金来源以及资金平衡情况等。
(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阐述工程实施生态保护防治措施以及后续管护措施等。
(四)项目监管措施:阐述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管措施等。
七、其他
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八、附件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区基本情况表。
(二)村土地利用规划批复及规划图件(不单独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利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作出说明,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
(三)项目区遥感(或航空)影像图(比例尺为1:2000)。
(四)有关部门意见(农办、财政、国土资源、环保、建设、交通、水利、农业、林业等项目涉及的有关部门出具相关规划、政策衔接、项目安排等具体意见)。
(五)评审论证意见(评审论证意见应对工程项目区耕地面积、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粮食产能不下降、农民利益不受损等进行说明,对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平衡测算、农民意愿等进行阐述。另外,因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结构,需要对零星林地进行调整的,在论证意见中需明确植树造林规划设计、资金保障、责任主体等,确保项目区内森林面积不减少)。
(六)其他相关材料。
附表: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区基本情况
2.分村人均村庄建设用地及建设用地复垦统计表
前言
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全面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加快修复国土功能,提高国土开发利用质量和效益,已成为统筹推进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关键要点。
在同一空间上,乡村耕地碎片化、空间布局无序化、土地资源利用低效化、生态质量退化等多维度问题并存,单一要素、单一手段的土地整治模式已经难以完全解决综合问题。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多措并举,用综合性整治手段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为各相关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中科地信(北京)遥感信息技术研究院特举办“乡村振兴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培训会议。现通知如下:
参训人群
(一)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生态环境、城乡规划、海洋管理、矿山管理的技术编制单位骨干、大专院校专业老师及土地整治、修复相关从业人员等。
(二)各级自然资源厅局部门分管领导,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处(科、股)、耕地保护监督处(科、股)、村镇规划处(科、股)、生态修复处(科、股)建设用地管理处、地环处(科、股)及相关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及技术骨干;从事乡村规划、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基本农田划定等工作的相关专业机构技术骨干及负责人。
培训时间
2020年12月25日—12月28日 (25日全天报到) 浙 江 * 杭 州
2021年01月22日—01月25日 (22日全天报到) 浙 江 * 杭 州
培训模式
技巧讲解 + 案例演示 + 疑难解答 + 达标测评 + 参观学习
培训收益
学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内容、组织实施、工程建设与技术要求;
掌握完整的国土整治项目预算标准体系;
学会村庄规划编制方法与技术要点;
明确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定位、目标工作路线;
实地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功经验。
课程大纲
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地方实践经验借鉴
1、我国国土整治发展演变;
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地方实践;
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制度设计;
4、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技术路径;
5、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最新问题与思考。
二、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试点探索
1、我国自然资源特点与保护修复政策;
2、不同部门生态保护修复业务实践;
3、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
4、统一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有关认知;
5、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技术路径与方法;
6、问题与思考。
三、基于社会资本参与的土地整治项目实践与探讨
1、国土整治项目前期投资管理的重要性;
2、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全域整治的优惠政策。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编制与实施
1、乡村规划与乡村振兴;
2、村庄规划探索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发展演变;
3、村庄规划编制方法和案例。
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认识、实践
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时代背景;
2、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意义;
3、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原则;
4、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思考。
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浙江实践
1、浙江土地开发整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修复与提升的历程;
2、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编制;
4、浙江典型案例介绍。
七、【现场教学】浙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村现场学习
1、上午地点:建德市
主题: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教学指导。
2、下午地点:桐庐县
主题:生态修复美丽乡村现场参观学习。
培训讲师
来自知名院校、行业领域内权威专家,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相关项目的实战大咖,拥有丰富的项目技术经验,具有资深的技术底蕴和专业背景。
学习费用
A类:3680元/人(含报名、培训、资料、税费),食宿可安排,费用需自理。
B类:4680元/人(含报名、培训、资料、证书申报、税费等),食宿可统一安排,费用需自理。
C类:年卡会员:铂金卡:38800元/15人次;金卡:28800元/10人次;银卡:18800元/ 6人次。(此类不包含证书,需单独申报)
课程学习考核通过后,可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颁发工业和信息化人才能力提升证书——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师(高级),还可申请其他项目证书,详情需咨询工作人员。
增值服务
(一)参会学员均可免费获得中科地信独家收集整理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资料合集(2020版)》电子资料(含政策汇编、PPT文档、视频文件等)。
(二)参会2人以上单位,可免费获得51GIS学院最新推出的《ArcGIS全系统应用(整套工具)》网课一套,共计75课时800分钟,价值2000元。
(三)企业若提供企业及产品信息,也可在中科地信自媒体平台上宣传推广。
扫描二维码
与专业的史老师咨询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