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看懂∣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框架

2020-11-16

新时代、新要求、新技术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其智慧化。按照庄少勤总规划师的理念,国土空间规划应是可感知、能学习、善治理、自适应的“智慧规划”


智慧规划应该以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空间治理工作网络化、空间规划监管智能化为途径,在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大数据的支撑下,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时、动态地感知国土空间信息,建立数字化国土空间模型,并基于人工智能手段开展知识挖掘,支撑规划科学编制、自动审批、动态监测、智能评估、智慧推演(图1)。


图1 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框架


综观当前新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遥感、视频监控、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可以为智慧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强大的支撑。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计算技术进入发展的膨胀期,5G 通信投入商用,视频监控、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日渐成熟,遥感技术最为成熟,区块链技术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这些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在智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也必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实施系统中应该予以考虑。


1、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其部分地代替人脑工作变得并不遥远。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利用大数据,综合运行深度神经网络、语义网络、知识图谱、自我博弈系统等人工智能算法和其他信息技术,在自然资源分类、三条红线划定、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城市发展规律预判、规划条件推演、规划审批、规划实施情况评价、生态修复效果仿真等方面终将有所突破。


2、5G 通信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依靠5G网络信息的“高速公路”,将可以布设更高密度的感知设备,可以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情况进行精度更高、信息更丰富的全天候自动感知,进行保真性更好的信息传输,支撑更多、更细化的重点目标监控。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的可感知性,将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和用途管制能力的必备条件


3、遥感与视频技术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与深度学习、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可以实时对遥感影像进行智能分析,自然资源部全天候遥感监测的实施,使得大范围、大规模监测国土空间管制规则的落实成为可能。同时,视频监控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可以对视频图像中的人、事、物等目标进行自动解析,对人车行为、工程活动、生产活动等轨迹进行动态监测和规律分析。


建立实时监测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海岸线等重要管控线的“电子围栏”,将很快成为现实;全国无处不在的视频监控设备和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布设越来越多的视频监控设施,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定能成为现实。


4、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构建的数据不可篡改、信息透明、去中心化集体维护的优势,对广域范围内国土空间管制规则的使用、跨层级跨部门规划数据的更新以及违规行为的查处等复杂行为的意义重大,可以大幅减少沟通成本,提高协同效率,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有效解决数据频繁更新造成的前后数据不一致问题以及责任追究溯源难的问题。


总之,智慧规划的时代不远矣。当然,智慧特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当给予不同的定位,其发展过程与人类从婴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一样,智力水平是逐渐成长、逐渐成熟的。


作者:吴洪涛

自然资源部网信办规划发展处处长,研究员

文章信息

该文原载于《城乡规划》2019年第6期。

左右滑动查看

“2020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培训班通知

前言

为全面深化“多规合一”改革,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科学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全面提升行业队伍规划编制水平,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中科地信(北京)遥感信息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2020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培训班。现通知如下: 

“2020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培训班通知

参会对象

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编制单位主管领导和技术骨干;规划、国土管理、地质、测绘、海洋、农业、林业等行业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及企事业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及勘探、勘测院、所、队的领导与业务技术骨干。


培训时间

2020年12月03日-06日(03日全天报到)      

浙 江 * 杭 州


课程大纲

一、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


1、生态文明建设下的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


2、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理论基础与技术框架


3、智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法与重点


二、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应用 


1、城市设计基本认识


2、国土空间规划中城市设计方法运用


3、全域用途管制中城市设计思维运用


三、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实践‘从项目导向到规划统筹之要点难点解析’ 


1、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本框架与工作流程


2、基于三调制定一张底图 


3、基于双评估与双评价进行问题识别与风险评估


4、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及其管控


5、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保护地的管控规则


6、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划定及其管控


7、三线统筹划定预案


8、建设用地规模预测与分解


9、国土空间格局与用途结构优化


10、中心城区与控制线划定 


11、指标体系与规划传导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编制与实施  


1、乡村规划编制政策与管控


2、乡村规划编制技术要点与方法


3、乡村规划的成果表达与实施管理


五、美丽乡村现场考察


培训费用

3680元/人(含注册费、资料费、场地费、午餐),住宿可安排,费用自理。课程学习后,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颁发结业证书。 

请各单位在报名后,将本单位参培人员培训费转账到指定账户,备注为:“空间规划+培训学员姓名”,由收款单位开具增值税发票。收款信息如下:

户  名:中科地信(北京)遥感信息技术研究院

账  号:0200 0921 0902 1406 289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马连道茶城支行

扫描二维码

与专业的史老师咨询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