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卫星为国土空间规划做了什么?

2020-07-20

高分七号卫星拍摄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影像


近日,自然资源部官网公布《自然资源部2019年卫星遥感应用报告》,介绍去年自然资源领域卫星观测体系和业务应用体系建设情况。


这份报告透露,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卫星观测体系建设方面,截至去年,该部运用于自然资源领域的在轨陆地卫星数量增加到10颗,高光谱数据整体获取能力提升50%,立体观测能力实现从1:5万到1:1万的跨越。


在业务应用体系建设方面,该部遥感卫星去年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全国国土调查等重大战略任务提供了数据、信息和技术支撑。


比如报告提到,在国土空间规划遥感监测方面,该部开展了面向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的系列卫星遥感监测,从地表温度、植被覆盖、经济发展、生态要素等多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全面掌握了长江经济带的自然、人文、经济的空间分布及时序演变情况,为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有效信息支撑。


近年来,以自然资源部为主用户的遥感卫星,已有多颗发射升空并投入使用。比如去年11月,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总工程师、高分七号卫星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唐新明介绍,高分七号卫星将在1∶10000比例尺基础测绘、自然资源立体监测与综合分析、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遥感监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详见本号文章:《为了国土空间规划,再送一个卫星上天》。


这份报告还提到,截止到2019年年底,自然资源部牵头组织研制在轨运行或已落实研制计划和投资的卫星共计26颗。该部去年持续推进遥感技术融入自然资源管理主责主业,开展了15项主体业务应用,服务该部13个业务司局。


关于这份报告的详细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举办“乡村振兴下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综合业务培训”直播会议的通知

关于举办“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之三线划定与 一张蓝图实战演练”的直播会议通知